生活杂谈栏目视频美女
  1. 其它
  2. 正文

民主的自信:我是大家选出来了的,你们几个人反对我有什么用?

民主最深的理解,是我读初中时。我的班长陈同学面对班上一些人反对他,表现得很不屑——我是大家选出来的,你们几个人反对我有什么用?
陈班长的权威来自多数同学民主选举的支持,而不是班主任刘老师的指定。这就意味着即使一些同学不喜欢陈班长,通过“上访”或“投诉”等方式向刘老师寻求裁决,刘老师都可以摊开双手表示自己也无能为力,大家共同制定的班规明确了班长是“自愿报名,自由竞选,多数当选”,我做班主任也不能违背班规啊!
我后来就感叹说,民主的自信就在于“多数支持”,你要你能获得稳定多数的支持,你就可以放开手脚干点正事,而且能获得同学多数支持的班长必然懂得如何有效维护同学的利益。如果是班长不是选举的而是指定的,那么班长必然首先考虑如何让班主任满意,即使班主任的意见违背了多数同学的意志,班主任指定的班长也会对班主任言听计从。
从班长如何产生,就可以区分民主与专制的差异。如果班长是民主选举的,那么班长必须考虑多数同学的利益,而且一旦违背了多数同学的意志,他就可能被其他同学取而代之,毕竟任免班长的关键就是多数的意见。如果班长是班主任指定的,那么讨好班主任就是最重要的,其他同学与班长有矛盾,也不会公开辩论,而是向班主任打小报告,这就形成告密成风。如果班主任先提名班长候选人人选,然后让大家选举,这就是民主集中制。为了获得班主任的提名,任何想做班长的人都会去讨好班主任。如果班主任既要民主的形式又要实际控制班长人选,那么提名一个听话的人做班长候选人,再提名一个很差的同学“陪选”,只要不出意外必然是听话而且没那么差的同学顺利当选。
班长如果是大家民主选举的,那么极少数同学有意见,你可以提,但没什么用。班长如果是班主任内定的,那么极少数同学有意见,就可能因为天天捕风捉影向班主任投诉,让班主任觉得班长可能有问题。即使这位班长很不错,但班主任是个人判断而不是班上同学多数判断,这就很可能因为班主任“耳朵软”,为了息事宁人对班上几位调皮捣蛋的学生让步,甚至敲打班长。班长如果比较弱势,他就一事无成。班长如果比较强势,他就会给这些调皮捣蛋的学生“穿小鞋”,阻止他们向班主任“告密”
马克思的民主制,就是班上全体学生自由选举班长。列宁的民主集中制,就是班主任提名张三、李四竞选班长,而且班主任可以否定多数选举产生的班长,要求另行选举。斯大林的民主集中制,则是等额选举制,提名张三担任班长,李四都不需要“陪选”。这些制度,你喜欢哪一种呢?
猜你喜欢